0536-8661288

文化瀛鲁|瀛鲁图书系列再添新作:《乡情》新书发布会举行


山东瀛鲁律师事务所
2025年02月11日 23:27
图片
图片

    近日,杞都文史专家周进杰《乡情》新书发布会在潍坊举行。这也是杞都繁荣发展文学艺术、历史文化事业的又一硕果。瀛鲁律所的精英们、业界同仁、合作伙伴以及来自各界的嘉宾、作家参加。

图片

      《乡情》是作者周进杰、周世杰为我们提供的一份情感的真挚寄托。它诞生于对家乡深深的眷恋,是对记忆中那片温暖土地的深情回望。

图片

图片


      作者周进杰对家乡文史有种特别的爱,为了挖掘家乡历史文化,常常往返   于潍坊、安丘、黄旗堡之间,找当事人请教、找同行人交流,征集相关材料、图片。因此,他征集的资料内容充实、丰满,他写出的文章亲和、委婉,是大家很喜欢的,也因此被多家报刊、杂志采用。

图片

      作者周世杰与周进杰是叔兄弟,是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南下干部,参加过抗美援朝,1996年离休。是位爱家的人,身在南国的他时时牵挂着家乡,虽已耄耋高龄操作电脑生疏,但经常把深藏在脑海的当年记忆诉诸笔端,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家乡记忆。

图片


      《乡情》将曾经的乡村生活片段一一拾起,那里有夏日午后的蝉鸣阵阵,小伙伴们在泥土地上奔跑嬉戏,摔倒了也不怕,拍拍尘土继续欢笑;有农忙时节全家老少齐上阵,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间地头,质朴的乡亲们互帮互助,那浓浓的人情味是乡村独有的底色。这些画面在时代的变迁中显得愈发珍贵,它们是乡村岁月的鲜活印记,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与最初的纯真。

      乡情的内容是关于我们家乡的,字里行间有很多熟悉的地名、乡音、风俗等元素,这些都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美好回忆,让我们感觉如同和作者在亲切交谈家乡的点点滴滴。方言土语不再是落后的象征,而是情感的纽带。即便身处异乡,偶然听到一句熟悉的家乡话,那些尘封已久的回忆便会瞬间苏醒。家乡的吆喝声、长辈的唠叨声、邻里间的谈笑声,汇聚成一曲动人的乡音交响乐,声声入耳,句句传情,让游子在茫茫人海中依然能够精准捕捉到来自家乡的信号,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归属感。

图片


      岁月悠悠,家乡也踏上了变迁的征程。曾经的土坯房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被坚固美观的砖瓦房、楼房替代,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乡间,诉说着生活的改善;往昔狭窄崎岖的小道,已化作平坦宽阔的水泥路,延伸向远方,似在迎接乡村新的机遇与希望。文化设施的建立,让乡村有了精神栖息之所,农忙之余,乡亲们在这里共赏文艺演出、学习新知识,古老的乡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,孕育出独特的活力与魅力。新兴的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,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在田野间闪耀着科技之光,曾经质朴的乡亲们也学会了运用网络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,乡村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,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画卷。曾经寂静的乡村又热闹了起来,在传承与创新中,乡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,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。

图片
图片

      《乡情》涉及一些已经变迁或者消逝的家乡事物,让我们能借此回忆往昔,沉浸在对过去的缅怀之中,使我们有了对家乡深情凝视的机会。书中既有对往昔乡村生活的细腻追忆,那些温暖的人和事,宛如星辰照亮了来时的路;也有对乡村建设新貌的生动描绘,记录下家乡在时代洪流中奋进的步伐。愿每一位翻开此书的读者,都能在这些文字中寻得乡情的共鸣,感受到乡村的力量与温度,重拾那份对家乡真挚而深沉的眷恋,让乡情的火种,在心底永远熠熠生辉,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,无论身在何处,都能心向故乡,情归吾乡。

      该书作为瀛鲁文化丛书之一,由杞都流韵文化传媒编辑。书中六十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多发表于《潍坊日报》、《渠风》、《安丘文学》、《安丘日报》、《坊子文艺》、《潍坊政协》、《潍坊广电报》及“杞都事儿”,深受读者欢迎,是作者对乡情执着坚守的见证,它们宛如点点繁星,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那片关于家乡的天空。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,于匆匆的生活节奏里停下脚步,跟随作者的笔触,重走那段乡情之路,感受家乡的温度,让乡情成为我们在现代社会喧嚣中永不迷失的精神坐标,引领我们在心灵归巢的途中,重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安心,让家乡的力量永远伴随我们前行。

       

图片


        周进杰,现任山东瀛鲁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。他积极推动律所文化建设,在瀛鲁律所开创了瀛鲁文学专栏。有多篇作品发表,如在“瀛鲁文学专刊连载”栏目发表《那些年的逄王》系列作品,介绍当年逄王的人文历史。此外,他的文章还曾发表在《潍坊政协》《安丘文史》等杂志上。同时,周进杰也积极参与党建交流活动,曾代表瀛鲁律所党支部参加与鸢都英合党支部的参观交流座谈。


文章分类: 瀛鲁动态
分享到: